歷史沿革
- 發布日期:
- 最後更新日期:113-07-02
- 資料點閱次數:15040
民國前17年(西元1895年),本監創設於臺南市西南隅,原名為「臺南監獄署」,係利用原遜清末年之軍火庫房改建而成。民國前12年12月,臺灣總督府修正監獄官制,易名為「臺南監獄」。民國13年1月,易名為「臺南刑務所」。台灣光復後,政府接管,於民國35年3月16日易名為「臺灣第三監獄」。民國36年4月1日,依臺灣高等法院訓令全省各監獄名稱以其所在地命名,本監再易名為「臺灣臺南監獄」,後因監內建築房舍、設施老舊,且位處臺南市區中心,影響受刑人之矯正及行刑績效,遂於民國69年在臺南縣歸仁鄉武東村現址購得民有土地30餘公頃,做為遷建用地,於民國70年動工,72年4月26日落成啟用,新監環境優雅,建築新穎,符合現代行刑政策的需求。 民國100年1月1日法務部矯正署成立,本監奉令改制為「法務部矯正署臺南監獄」。
本監景觀本監在建築方面:全監共計有獨居房143間,雜居房470間,懇親宿舍20間,私立進修學校1棟(教學教室8間、技訓教室5間,圖書室、校史館、陳列室、音樂教室、視聽教室各1間,工場23間。 本監收容對象:奉法務部核定為重刑及普通累、再犯監,收容累、再犯男性受刑人為原則,並自92年11月1日起兼收容其他符合移監作業要點規定之男性受刑人,核定容額為2863名。
近年來臺灣毒品日趨氾濫猖獗,在監執行之受刑人有半數以上為毒品犯,使矯正業務更形艱巨,為了加強對毒品犯之矯正工作,奉法務部指示乃於82年9月底決定撥用臺南縣山上鄉「臺灣明德外役監獄」內土地籌建「明德戒治分監」,並於83年4月18日由行政院主計處通過簽撥83年度第二預備金,本監始著手發包興建第一期工程,計舍房6棟可收容戒治受刑人60名,民國83年11月14日啟用收容,84年度核准預算發包興建第二期工程,計有舍房20棟,可收容戒治受刑人240名,於84年10月20日啟用。現有員額為監長1名,教誨師2名、戒護股長1名、戒護人員20名、個案管理師1名,總計25名。